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房地产>>房企动态>>

国研中心:应防范对房地产市场“不恰当刺激”


    【摘要】昨天上午,北京环保局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交通委和环保局牵头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交通委和交管局牵头制定智能化车辆电子收费识别系统等;交通委、交管局、城管执法局落实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制度,引导降低中心城区车辆使用强度。

    
    【本网讯】官方高层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前些年房地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难以为继,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是客观规律,这一阶段最需要防范的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不恰当的刺激。

  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布“中国改革的机遇与挑战”背景研究报告,国研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和风险点。

  高房价使潜在风险持续积累

  报告称,截至今年1月,一线城市成交土地出让的楼面均价已达10158元。报告认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地价过快上涨,会催生两类风险:一是短期内强化房价继续较快上涨的预期,进一步推高房价;二是存量房较多的城市(如杭州),开发商采取降价策略回收资金,会增加开发商财务风险,导致开发周期延长,不能及时提供住房,甚至出现资金链紧张、导致土地闲置等现象。

  报告指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高房价越来越超出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使得住房市场的潜在风险持续积累。

  房地产投资增速面临下行趋势

  报告分析,近3年土地供给规模增速远不及竣工规模增速,因此后续施工规模增长动力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面临下行趋势。

  报告称,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存量房市场与新建住房市场交易规模大体相当。随着中国住房供求总量逐步趋向平衡,住宅投资增长的动力减弱,以及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完善,前些年房地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难以为继。

  防范对房地产市场不恰当刺激

  报告称,房地产投资增速的规律性回落,必然会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产生影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降低,并对地方财政、税收、就业等诸方面产生一定压力。课题组分析,这一阶段最需防范的是没有认清现阶段房地产市场投资回落的客观规律性,盲目通过放松信贷、土地和税收等办法,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不恰当的刺激。如果这样,将很可能形成严重的房地产“产能过剩”,使得鄂尔多斯等地的问题和风险在房地产领域蔓延。(记者 关庆丰 罗丹阳)

 

(责编:李子)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