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房地产>>保障房>>

中国建设报记者讲述《安居中国》背后的故事

  (一)

  前段时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安居中国》播出,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看了一会儿《安居中国》把我感动到了……家的意义,没有人比我们更懂”“中央一台的安居中国系列纪录片,看得我眼泪稀里哗啦的,家是承载梦想的地方,更是情感延续的地方”,网友们纷纷留言。

  根据央视总编室统计,10月8日、9日在CCTV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安居中国》纪录片,在全国所有上星频道专题类节目收视排名中,位居同时段排名第一。《安居中国》为何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共鸣?这离不开主创团队的精心创作,更因为扎实的安居事业顺应了民意,触达了中国人对“家”的不解情结。

  中国建设报记者作为撰稿之一,见证了《安居中国》专题片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制作过程。凭着大海捞针的精神、独具慧眼的能力,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主创团队迅速精准地锁定了陈玉芳、吴传发、龚益平、陈浩瀚、张黎、房泽安、古小强、党小红等主人公,通过发掘让他们的故事在历史的浪潮中铺展、绽放。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每一扇紧闭的大门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精彩故事。在专题片第一集《房子里的中国》,龚益平和姚静贤夫妇的故事触动人心。老两口结婚40多年,一直住在老城区胡同的一间低矮瓦房里。光阴流转,邻居们陆续搬走,徒留一扇扇布满灰尘的旧窗户和屋里东倒西歪的老物件与他们为伴。

  在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大潮中,有着龚益平夫妇这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解开了束缚在房子上的“绳索”,解决了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但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住房保障在安居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托底作用。

  每一个看到龚益平夫妇生活变迁的人,都能触摸到这个时代跳动的脉搏,都能感受到安居事业带来的温暖。十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养了三代人。采访时,龚益平的小孙子正在里屋写作业,6平方米的无窗卧室,白天要开着灯才有光线。屋里放了两张床,床中间正好嵌入一张儿童书桌,再无其他空间可以摆放东西。

  姚静贤说:“那么多年我就想有个家。”龚益平说:“她一辈子没有称心如意的东西,缺她的东西太多了,欠她的太多了。”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道出40多年光阴里,老两口日日夜夜对“家”的殷切期盼。镜头前,龚益平抱着妻子说:“感谢你陪伴我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我们以后不会再有以前的日子了。”

  观众可能没有注意到,老两口实现安居梦还有一条关键主线——当地住房保障部门的积极促成。龚益平患有尿毒症,每周要定期去指定医院做透析。为了帮老两口换到合适的公租房,合肥市住房租赁服务管理中心保障房管理科副科长吴浩盯紧了公租房轮换腾退表,一有消息就立马联系到了老两口。

  节目中,龚益平说:“后来吴科长主动打电话找来了。你不是要换房子吗?我讲是啊,他讲北门有(腾退房)。我讲北门有,要,要!”在一起到龚益平家调研时,趁拍摄间隙,吴浩等几位工作人员跟记者蹲在胡同里闲聊,谁家有哪些困难、想住什么样的房子……他们对保障房住户的家庭情况信手拈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功德事业,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困难群众。只有融入群众的生活,在工作中做到将心比心,才能真正把住房保障工作做扎实。担当作为、工作扎实、悉心服务,这是记者在调研中对许多安居事业工作者的深刻印象。

  (二)

  龚益平和姚静贤夫妇是我国安居事业的无数受益者之一,《安居中国》勾勒出两亿多住房困难群众圆梦安居的群像。在我们熟知的这些故事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不断发生和正在进行的故事,或离奇或平凡,或精彩或平淡,都演绎和诉说着一个追逐“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安居梦的大国进取之路。

  由于篇幅所限,还有许多调研和收集故事过程中发现的实例未能呈现。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的员工马海超,在入职初期受理了一位独居老人的调房申请。当时老人住在正对着电梯的房间,但由于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夜间休息怕吵。换房申请通过后,马海超联系了几位同事一起去为老人搬家。此后,帮老人打扫卫生、唠嗑、跑腿缴费成为马海超的“副业”。

  首开望京物业员工臧瑞苹,一家人曾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蜗居三年。2017年年初,臧瑞苹的爱人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孩子正在读初三,家庭全部开支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在公司工会帮助下,臧瑞苹一家搬进“燕保·马泉营家园”公租房。她鼓励老伴儿:“以后我负责努力工作,你负责天天开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这些平凡的故事里,没有豪言壮语和惊天举动,只有内敛隐忍和负重前行,这是中国人的内在品格。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党的十八大以来,1亿多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这背后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凝结着安居事业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安居中国》的故事讲完了,但随着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安居事业的故事仍在每天更新。回顾70年历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未来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召唤安居事业工作者们砥砺前行。“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有力注解,更是全国安居事业工作者不懈努力的行动指南。

  站在新时代俯瞰中国大地,每当夜幕降临,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和偏远地区,普通商品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房、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农村危房改造甚至老旧小区改造等,正在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美好居住需求,汇聚成亿万耀眼的灯光,点亮我们心中的小家,也照亮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责编:王达)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