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房地产>>楼盘动态>>

【图】南京3家楼盘国庆前夜被抢光 开发商劝别再来(2)



 购房者抢房子,买方市场变卖方市场,开发商也变得越来越牛气。给开发商送礼才买到房、置业顾问劝客户别来买房等等楼市怪相频出。

 就在国庆假期前夕,记者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他看中了城南西善桥区域的一家楼盘,考虑到开发商知名度不如央企,以为能轻松买到心仪的房子。没想到去售楼处打听了下,置业顾问直接泼来一头冷水,“您找关系了吗?我们在售房源不多了,没关系根本买不上。”无独有偶,河西某楼盘的置业顾问也曾对记者表示,如果关系不够硬,无法保证买到合适的房子。楼市之火热,连一般开发商的项目都要凭关系说话,不能不让人感叹。

 日前,南京一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朋友为了买到热点楼盘心仪的楼层,居然给营销经理送了约合5000元的“厚礼”。更有甚者,仙林湖一家品质项目的置业顾问,更是直接劝前来咨询的客户别来买房了。向记者爆料的人表示,他去看房时得到的答复是,“房子少,意向客户太多,不如等下一批再来。”卖房子卖到这种程度,真是做到躺着也能挣钱了。

 记者观察

 疯狂买房的你:看到楼市背后的风险了吗?

 开盘“日光”不是新闻,不“日光”才是新闻;过去卖不掉的楼盘,现在不找人不托关系就买不着,关系不“硬”也买不着;为买一套房不惜送5000元大礼;不挑楼层,不看户型,不问朝向,捧着大把的钞票苦求一套商品房……楼市的滚滚热浪令人窒息,“疯狂的房子”成为国庆黄金周南京市民最热的话题之一。由于看好房价上涨,众多消费者争着不惜代价追高入市,而其不理性的购房行为也埋下了风险隐患。

 调控的风险

 当前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火爆,过热势头已赶上2009年,因而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调控加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呼之欲出,有消息称,由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联合起草的长效机制已研究了两年之久,很可能在年内出台,房地产税收、商品住房供给、信贷政策等内容都会涉及。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房产税的扩容,南京试点开征的可能性较大。而调控新政一旦出台,必然会给过热的市场浇上一盆冷水。人们不会忘记,2010年四月国十条发布后,楼市陷入长达两年多的低迷。历史会否重演?还真不一定。

 房价的风险

 就如股市上人们“买涨不买跌”,涨得越高买得越疯狂,楼市现在的追涨现象也愈加明显。不少消费者购房,是基于对房价上涨的预期,而房价真的会大涨吗?冲动买房的你会不会触到房价的“天花板”?

    记者从一些开发企业了解到,由于前九个月房价涨得较快,今年南京房价控制目标完不成的风险加大。为了守住涨幅底线,近期不少开发商都被政府相关部门约谈,要求不许涨价。另有消息称,长江隧道北口的高端地王盘雅居乐滨江花园由于定位豪宅,预期精装修售价2.2万元,但这个价格并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也就迟迟办不了手续无法上市销售。虽然该楼盘有其特殊性,但“江北房价过两万”显然是政府不愿看到的。政府极力“维稳”房价,因此,虽然销售持续上升,但年内房价大涨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年底前若出台调控新政,明年的房价可能滞涨,甚至有下行趋势。2011年南京不少楼盘上演老业主因房价下跌而“维权”的一幕,今天疯狂买房的你,会不会明天也疯狂“维权”?

 买到不称心房的风险

 作为老百姓最大宗的消费支出,买房本应精挑细选,多方比较。但在癫狂的市场中,买房像买青菜萝卜一样随意,很多消费者的预期目标已经缩小到只求买到一套房,不挑楼层,不看户型,不问朝向,不管位置好坏。90平方米抢不到,120平方米的也行;采光好的中间楼层不指望,一楼、顶楼也可以;买沿街的房子也打破头,什么噪音、灰尘污染,那就不算个事。“买房”变成了“抢房”,最终买到不称心房的风险也加大。而房子自住少则几年,多则十几甚至几十年,这种“不称心”难以弥补。前段时间市民陈女士抢购了一套河西某小区的住宅,原本想买的90平方米房源没买到,就临时抢了套13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甚至对户型都没细研究,买完才发现,客厅朝北,几个房间面积都比较小,阳台更堪称“迷你”,户型的各种缺陷让陈女士颇为后悔,而多出的百万元房价款也增加了沉重的资金压力。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