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房地产>>楼盘动态>>
广州攀居全国单价地王首位 土地财政困扰转型(2)
- 时间:2013-08-12 09:08
- 来源:未知
“地方政府的缺钱状态一直存在,卖地成为缓解资金困境的生存方式。”何田说,一方面地方政府花钱的地方很多,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养老等;另一方面,财政体制存在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地方融资平台在被逐步清理,地方资金紧张。
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向威达说,“土地财政”可“短、平、快”地解决地方政府资金问题,但由此造成的房价、地价高位运行,会推高现有实体企业的投资成本,使得企业撤出实业,转而投资房地产。
此外,卖地收钱的做法是短期行为,不利于地方经济长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还未结束,土地供应大幅增长有其合理性,但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会捆住经济发展的手脚,困扰经济转型。
推动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弱化“土地财政”功能
如何打破高地价与高房价之间的循环怪圈?专家建议,改变价高者得到土地的出让方式,平衡市场预期,从土地根子上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7月下旬,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对外发布关于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意见提出,商品住宅用地可采取“限地价、竞配建保障性住房”、“限地价、竞配建拆迁安置房”、“商品住宅用地配建保障性住房”等方式出让。商业服务业用地可采取“限地价、竞配建公共设施”方式出让。“限地价”的最高限价按照土地出让起始价格的145%设定。
业内人士认为,将最高地价公开化,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计算成本,平衡楼市预期。同时,将商业用地也纳入“限价”范围,有利于控制商业项目泡沫。
“政府通过推动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可以引导市场主体之间的利润分配,让地价、房价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变化。如重庆、成都在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既缓解了征地拆迁的矛盾,又增加了土地供应量,降低地价的涨幅。”何田说。
专家认为,弱化“土地财政”主要靠财税体制改革,包括营改增、房产税和分税制改革。“营改增可使中央税收小幅减少,分税制改革可上收事权,给地方政府增加财源,抑制地方投资冲动,平衡收入和支出。”向威达说。
何田认为,随着房产税逐渐扩大到所有城市,可对地方政府财政形成补充,同时抑制投机需求。 据新华社广州8月8日电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