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房地产>>城市>>

广东以“数据跑”替代“群众跑” 实现申请公租房“高效办成一件事”

  □ 粤建轩
 

  “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践方向。

  在此背景下,广东公租房申请服务迎来深刻变革。长期以来,材料重复交、部门来回跑、进度查不着等问题曾是不少群众在申请公租房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与此同时,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也面临着诸如保障对象居住全过程缺乏监管、服务群众渠道单一、信息交互困难等问题,使得在对保障性住房进行监管的过程中显得“束手束脚”。如今,这些困境正被逐步破解。广东通过规范事项管理、精简材料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加强数据共享、提速审批时限、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等一系列改革,大力推动申请公租房“高效办成一件事”(以下简称“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显著提升了公租房的申请服务质效,广东公租房申请服务正式迈入便民利民、阳光透明、公平高效的新发展阶段。

 

  全省统筹一盘棋

  系统推进“一件事”

  2024年12月以来,广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和《“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有关工作部署,统筹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升级改造全省住房保障动态监管平台,通过精简材料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加强数据共享,有效实现了公租房申请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动了全省申请公租房“一件事”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了住房困难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惠民政策更有温度、更见实效。

  高效部署“一件事”。为有序推动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相关工作落地,2024年12月1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门印发通知,指导各地通过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全面完成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及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的目录注册与认领工作,同步推进实施规范编制、实施清单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政务服务内容准确、规范统一。在此基础上,2025年1月25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教育厅等7部门正式印发《广东省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全省推进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的主要任务、各省级部门及地市职责分工和具体实施计划,全面系统谋划,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与制度保障。

  搭建共享“一平台”。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2023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便主动谋划、提前布局,启动了对全省住房保障动态监管平台的升级改造工作。通过构建政银合作机制,广东成功打造了集“监督、管理、服务、互联互通”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数字住保”平台,建立起全天候、多场景、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业务管理及服务新模式。基于这一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组织指导下,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5个城市统一使用省级住房保障动态监管平台,与省政务服务网实现对接,推动了住房保障业务“一网通办”、线上高效流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个城市则通过自建系统,依托统一标准接口实现与省政务服务网对接,完成与省级平台的数据汇聚与业务协同,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覆盖范围和管理效能。借助省级平台及各市自建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全省各地均开通了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申报入口,群众可享受便捷、丰富的线上办理渠道,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数据互联“一张网”。依托省级“一网共享”数据资源平台,广东省住房保障动态监管平台已全面打通公安、民政、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残联、退役军人事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实时数据互联与高效协同。目前,该平台已完成13类关键数据的共享核验,涵盖个人身份信息(户籍、居住证)、车辆信息、低保/特困/低收入人员信息、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个体工商户信息、企业基本信息、退役军人信息、无军籍退休职工信息、优抚对象信息、残疾人证基础信息等。这一数据共享模式,切实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既减轻了申请人准备材料的负担,也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为构建规范有序、精准高效的新型住房保障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底。

  各地行动齐疏解

  高效办成“一件事”

  在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一件事”改革的引领下,广东各地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聚焦群众申请公租房实际需求,攻坚克难、高效落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基层落地生根,涌现出一批实践成果和创新案例,形成了全省上下联动、协同共进的生动局面。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一网通办。各地积极推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尤其是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依托独立自建的信息化平台打通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壁垒,推动公租房申请材料电子化共享,实现群众“只需登录一个系统,即可办完所有流程”。广州市依托数据共享推动智能办理,在系统申请端增加智能预填、预审“双引擎”,实现低保、婚姻、身份证、居住证、社保、不动产等33项数据自动获取,12种数据免填写,5份证件免提交;在审核端充分利用共享数据、电子证照等技术,通过联网一键核查,自动关联户籍、房产等信息,辅助人工审核,提高审核效率。深圳市建设了全市统一的保障性住房轮候系统,陆续集成了户籍、居住证、社保、房产交易、婚姻、低保、人才安居补贴、历史违建等信息的联网核查功能。珠海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平台自2017年建立后不断更新,实现了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网上申请、审批、公示、配租、入住等全流程服务。截至2025年6月,珠海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平台注册用户达6.53万人次,总共受理公租房申请2.38万户次。

  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一次办好。各地通过简化材料、推行并联审批等方式,持续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全面提升服务规范性和效率,大大压缩了审核时限。目前,全省21个城市122个县(市、区)均已在省政务服务网上线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办事指南和在线申请功能,群众可一站式完成政策查询与业务办理。珠海市通过线上申请即可实现公租房申请多项信息联审联查,办理材料少报60%,实现现场“零跑动”。惠州市通过授权书实现个人身份、社会救济、不动产等信息跨部门共享核验,免除重复提交纸质证明。茂名市对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收入、优抚优待情况及精神残疾等级等关键指标设置阈值,审批过程中数据分析平台会自动用不同颜色标识异常数据,有效辅助工作人员精准判断。江门市为方便基层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依托省“粤视+”平台上线“镇村视频通办”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连线市、县、镇三级综合窗口,线上面对面办理公租房申请业务。在线上服务不断优化的同时,线下服务同样高效便捷。广州市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设立公租房申请受理窗口,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录入、当场告知、当场受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跨渠道无差别受理”。

  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公平高效。各地通过加强住房保障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对公租房申请对象及分配结果实行全流程公开与动态监管,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有力推动了公租房运营与服务机制的持续完善,有效提升了住户的居住品质和满意度。广州市通过出台各类公租房管理规范文件,构建了覆盖公租房使用、管理、违规查处、租金减免与追缴、特殊情形处理等监督管理内容的制度体系;大力推动智慧小区建设,试点推进瑞东花园CIM智慧社区平台应用等;探索利用智能化数据信息辅助核查转租转借等违规行为,创新应用于监测独居老人生活轨迹、预警异常情况等场景,实现精准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深圳市完善信息公开渠道,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网及“i深圳”APP等平台设置了全市公租房轮候信息公示和轮候结果查询功能,方便市民查询全市轮候总体情况以及轮候排位信息。梅州市定期复核住户资格,对不符合条件者启动退出程序,同时开通线上+线下举报平台,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切实维护公租房管理秩序。

  完善机制促长效

  巩固深化“一件事”

  完善公租房申请流程和优化服务,是提升住房保障工作质效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广东通过系统推进公租房审批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有效破解了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审批链条长、行政成本高、监管效率低等共性问题,建立健全了住房保障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体制机制,显著提升了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度,成为完善全省住房保障体系的生动实践。

  协同推进,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地市创新”的工作机制,在省级层面强化统筹,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牵头,联合教育、公安、民政、人社、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政务和数据等多个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制定统一的工作方案,升级改造省级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实现公租房申请“一网通办”;在地市层面着重创新,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在规范事项管理、精简材料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加强数据共享等方面探索特色做法。

  聚焦痛点,响应群众诉求优化服务。坚持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指导各地深入剖析重复提交材料、审核进度不透明、多次跑动等突出问题根源,以“一次申请、一次办结”为目标,全面重构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公租房申请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让住房保障服务更加贴心、更有温度。

  技术赋能,提升公租房治理效能。指导各地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租房管理服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推动部门数据联动,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核验,人工智能辅助提升审批效率,构建全流程线上服务体系,形成数字化治理新格局,为全省住房保障工作注入新动能。

  自广东推动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显著优化了政务服务,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更加精准地满足了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需求。此举不仅有力推动了全省公租房服务效能的整体提升,也增强了政府在住房保障领域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