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房地产>>保障房>>

“福利房”走了!“保障房”来了?

    深圳海关建造的位于华强北商圈的福利房项目海馨苑入住尚未满5年,有些海关职工已迫不及待地以每套400万元以上的价格进行出售,有的户型估价已接近千万元,而他们当年付出的购房款只有20万元。最近,又一块总占地面积41937.98平方米的深圳海关宝安生活区福利房项目主体即将开工,其中规划保障性住宅108900平方米,单身公寓 12000平方米。面对此情此景,有业内人士感叹,深圳海关投资了这么多房地产项目,已经可以和小型房地产开发商媲美了。

  在福利分房制度成为历史以后,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住房不再由单位负责,而是由职工自行从房地产市场购买,单位以住房公积金的方式,向职工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但是,一些政府部门却可以游离于这个基本的制度框架之外,以提供“保障房”的名义,让公职员工继续安享福利分房。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这种超标准建造的福利房,实际上成了一笔巨额财产。

  深圳海关对于给职工提供福利房振振有词,他们认为,关内有约1100名员工,未享受过以前的购房优惠政策,该关每年新录取公务员超过150人,加上现有单身员工 600人,预计未来3年,单身员工总数将超过1000人。因此,深圳海关宝安项目完工后,如果以每户100平方米计算,刚好新建约1100套福利房,不仅现有人员人人有份,一些尚未进入海关工作的人员,都已在保障计划之内。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要削尖了脑袋钻进政府机关,这样一套高标准的住房,依靠个人力量在市场上创业打拼,需要多少年才能圆梦?当政府机关之外的中低收入群体,深受高房价的煎熬时,公务员们却可以安享“全覆盖”的住房保障,这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引导作用不言而喻。

  上个世纪末在各个单位推行的购房优惠政策,是住房制度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分房,改为市场经济的住房市场化时的一种过渡性安排,其目的是为了让那些在福利分房时没有分到房屋的部分职工,有能力从市场上购房,减少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今天,购房优惠政策早已结束,但是,一些政府机关却对此念念不忘,以此为借口继续向职工输送额外利益。

  福利分房制度取消以后,单位是否可以继续向职工提供住房?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是民营企业,老板愿意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可以,甚至应该提倡,因为对民营企业来说,所有的钱都是老板自己掏的。但是,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却不可以这样做,特别是对政府机关来说,它的每一分钱都来自民众缴纳的税收。即使像海关这样有创收功能的部门,其收入也都是运用其行政权力所取得,理应上缴国库,而不能成为政府机关的福利。像深圳海关这样,以提供“保障房”的名义给工作人员提供住房,是一种权力自肥,更是对民众权利的隐性侵犯。

  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由政府机关投资兴建的住宅区,它们通常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给政府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的出现乃至蔓延,说明目前对政府权力的监督还很不到位。当政府的权力无限大的时候,它们就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任意曲解政策,图谋私利。

 

(责任编辑:亚云)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